中国锻压协会官方网站
联系我们  |  加入收藏|  客服热线:010-53056669
协会动态 打印
中国材料科学开拓者——两院院士师昌绪逝世
信息来源:中国锻压协会 发布时间:2014-11-10 13:10:32
 

2014年11月10日7时7分,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、“两院”院士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,享年96岁。师老作为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,不仅是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开拓者,更是参与国家科技政策制订的战略家,为中国的材料科学作出巨大贡献。

师老生前特别关注材料领域的人才培养,于2003年12月为中国锻压协会提词:“重视素质培养,提高实践能力”。

我们将秉承师老嘱托与期望,致力于行业人才培养,继续为推动锻压行业进步而不断努力。

师老于2003年12月为中国锻压协会提词

师昌绪:使祖国强大就是我的人生观

师昌绪曾回顾自己的大半生,认为人生在世,要对人类有所贡献。使祖国强大就是师昌绪的人生观。

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,以前常常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忙碌,他衣着素朴,头发脱落殆尽,但却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。他就是师昌绪,90岁的时候还一年出差十几趟,从不睡午觉。早几年他是这样!再早点是这样!而年轻时又是这样!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说他样子一天一变,可是他的人生观、对待科学事业的态度和待人处世的原则却像三角形的三条边,固定下来,永不变形。

师昌绪1948年赴美国留学,他的硕士论文研究的是用真空冶炼提金子;念博士的时候,做的是三元族化合物相图——这是后来半导体发展所必须的;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3年,研究超高强度钢,用在飞机起落架。

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,在朝鲜战场上失利的美国认为中国力量不可忽视,明令禁止学习理工医学科的中国留学生回国,师昌绪是当时35位被美国控制的学者之一,可是他怀着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,坚持与美国当局进行抗争。

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师昌绪:我是争取回国的主力,我报纸上登的要回国,教授看到就找我问我为什么要回国啊?我们麻省理工学院,你嫌位子低啊,还是钱少啊?我说什么都不是,我说你美国像我这样的人多的很,我起不了多大作用,但是中国刚建立,需要我,这是一;第二,中国人最讲究孝道,我家有年老的父母,而且我还没有娶妻。

1955年,35岁的师昌绪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,支撑他的信念只有一条——要使祖国强大!

回国后的师昌绪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,他研究的是材料——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!因为是基础,所以很多人不了解,但是当你想制造飞得更快、性能更好的飞机,想建三峡工程、宝钢、 西气东输、油气田开发、核电站选址时,什么材料能用,什么材料不能用?你就一定会想到师昌绪,一定会对师昌绪杰出的成就肃然起敬!

师昌绪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,他解决了真空冶炼和铸造技术问题,创新的空心叶片已大量应用于我国战机发动机。国际材料学会联合会授予他“实用材料创新奖”——“该奖项授予国际公认的原始创新与首次发现者,并且这个发现造福于人类”

心愿国强大 发起工程院

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,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开拓者,师昌绪不仅仅是一位材料科学家,还是一位难得的科技战略家,他在20多年前就提出了铁矿石要进口,通信要市场化,不仅仅要有科学院,还要有工程院。

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就建立了中国科学院(1949年),然而工程院的成立却是在四十多年后(1994年)。最早的提议在1981年,当时由技术科学部首次倡议成立工程院,但是没有成功。1992年8月,张光斗、王大珩、侯祥麟、张维、罗沛霖和师昌绪,六人一起上书党中央和国务院,再次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,经过曲折的筹备,终于在1994年得以实现。如今,中国工程院已经为国家储备了大量工程科学技术人才,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、经济发展、国防建设和优化国家决策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
从上世纪50年代回到祖国投身科学事业,到推动中国工程院成立, 师昌绪聚焦国家战略需求,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102206   电话: 86-010-53056669    传真:010-53056644
邮件:cfia@chinaforge.org.cn    版权所有: 中国锻压协会 京ICP备10006204号